“下五镇”之闵家桥
金湖地区的东南片,是有名的高邮西北乡,人们又称这里的地域是“下五镇”,这里的居民是“下五镇人”。历史上的下五镇,是高邮湖边属于高邮的五个集,它们是闵家桥集、塔儿集、夹沟集、太平集、横荡桥集。“集”又称为“镇”,是因为历史上作为商业区的“集”与“镇”,界限不太明确。一般规模大的称“镇”,小的称“集”;敬称时称“镇”,普通场合称“集”。五个集称为五个镇,就是敬称的结果。下五镇的称呼,清初就可能已经出现,《高邮州志》(嘉庆)已明确载入五个集的名称与方位。金湖南部、西南部均与安徽接壤,到清代后期,苏皖边界集市交易日益活跃。为便于小贩赶集摆摊与百姓上街买卖,地方士绅公议,按照五天一个集期,排出五个较大的集镇来。重排结果下五镇变成了金沟集、塔儿集、闵家桥集、银集、涂沟集。既有下五镇,又在西部排定了上五镇,分别是黎城镇、铜城镇、东阳镇、马坝镇、永丰镇。不论何种排法,闵家桥集都是下五镇的代表。不说闵家桥,似乎就不说下五镇,不说东南片。
一
闵家桥镇以“桥”为名,这在下五镇本也不见怪。这里是典型的水乡,沟河港汊密布。有沟河港汊,势必要有桥。这一带远近叫得上名字的就有横荡桥、杨陆桥、夹沟桥、太平桥、湾桥、小桥、朱桥、胡桥等等。每一座桥都有它的一段来历,闵家桥似乎更加特别些。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修成的《高邮州志》明确记载“闵家桥,在平阿东村。”接下来的注文是:“民闵念春建,张承位修。”一座桥能在州志中有如此的文字记载,本身就显得闵家桥的不凡,但它毕竟太简单。民间传说,闵念春是位木匠手艺精湛。他看到这一带的居民因河所隔,往来十分不便,便立志在有生之年造座桥。木工的收入是微薄的,尽管他节衣缩食,但仍相差甚远。眼看自己已到垂暮之年,不得已找来自己带过的徒弟,又通过徒弟在民间募集,终于建起了大桥。老木匠心愿已遂,含笑辞别人世。居民们为他的精神感动,就将此桥唤作闵家桥。
闵木匠造的桥,是一座宝桥,一个小集镇因桥而兴。顺理成章,小集镇也就以桥命名了。闵家桥又省称闵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过闵桥公社、闵桥乡、闵桥镇。本文既然讲的是它的历史,就仍用本名闵家桥,还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闵家桥地属高邮州,与州城高邮有数十里高邮湖相隔,进城非船莫属。一道渡口也就设在闵家桥,称之为闵家桥义渡。《高邮州志》上说:该渡由居民杨春茂、徐秀共同置办,并置田20亩作为船工的工资。后此船破损,渡口不存。到了康熙年间,居民张六符个人捐资置渡船 1只,又募捐购置渡船3只,以方便闵家桥以及下五镇居民往来高邮州城。这里成为一方的交通津要,也成了小集镇发展的催化剂。
二
流传在盱(眙)、高(邮)、天(长)、宝(应)一带的一首民谣说:“穷铜城,富龙岗,闵家桥的银子动船装。”这虽说有点夸张,但闵家桥富甲一方却是事实。
闵家桥的富,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手工业比较发达的苏南一带,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地处水路津要,人又头脑精明,便使闵家桥得风气之先。下五镇以及周边一带盛产大米。闵家桥人动起把产品变成商品的脑筋。他们开起粮行,敞开收购农民们生产的大米,又将大米北运淮安、徐州,南运扬州、南京、镇江。这些粮行,都自备有运粮大船。不仅下五镇一带,而且属宝应的银集、涂沟甚至三河北的应集,属天长的龙岗、小关等四乡八镇的农民都将粮食运来出售。夏秋售粮季节,日吞吐量达百石以上。这一流通,方便了农民,促进了三麦、水稻生产,也为粮行老板们积累起雄厚资金,以致于在民歌《高邮西北乡》里,粮行(民间称为六陈行)小老板成了男主人公。这也可以看出粮行的影响。
闵家桥有一门徐姓大姓,据传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后,设计炮打功臣楼,但被军师刘基识破,并密告徐达。徐达亦深知“狡兔死,走狗烹”之训,就来了个狡兔三窟,将其后人由应天暗迁苏州南门。朱元璋也不是那么好蒙的。他怕徐氏后裔谋反,索性以疏散流民为名,将南门外居民赶往边远的高邮湖西。徐氏来自都市,商品意识特浓,拉生意,做买卖,财源广进,到明代后期,已成为这一带的巨富。在中国这个传统的以农为本的国度,做生意,发横财,属于下九流,是要遭人白眼的,有富也不能露富,但又不能老是把死钱放在那里。徐氏毕竟是徐氏,他们故意对外放风说:徐家在祠堂里得到了一匹金马。小道消息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一传十,十传百,闹得尽人皆知。其实,这恰恰中了徐家圈套,徐家轻而易举地从后台走向前台,以祠堂一部分房屋为门面,开起需要巨额本钱的当铺,称为徐家当典,经营起更大的生意来。
抢风气之先,是闵家桥人致富的秘诀。而改革开放,更使闵家桥人如虎添翼。80年代初发展社队工业,闵家桥办有一个只有7名职工的热工仪表厂,生产流程是购进现成的电器元件,再焊接成简易的电阻、电偶,很不起眼。可让你想不到的是,就是这家小厂,经营者竟聘请24名教授、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与全国17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奇迹终于出现了,1986年该厂生产出铂铑丝,有一种还达到IEC国际S型分度标准,一举成为国内生产铂铑丝的专业厂家。一时间,闵家桥出现近十家仪表厂,被誉为“仪表之乡”。
90年代后期,开始了小城镇建设热潮。而闵家桥则提前近10年就走这着棋了。从1989年开始,闵家桥着手老集镇的改造和建设,形成井字形的四条大街。第一条将称为古镇路的南北向老街,由宽仅4米,一下子拓宽到16米,又往北延伸580米延伸段更宽达32 米。第二条以古镇路北端为中心向东西延伸,新建一条长560 多米宽32米的新街道,称之为“建设路”。第三条由建设路的东端向南延伸,跨过闵桥河,新建一条长500米、宽32米的新街道,叫“人民路”。第四条由人民路的中心位置向西延伸到古镇路,长350米,宽20米称之为“富康路”。接下来,他们又兴办基础设施,安装自来水管道,埋设下水管道,新建公厕、垃圾箱,建起花圃、绿化带,架设路灯,开通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经过建设,镇区面积已达1.2平方公里,集镇居民1200多户、6000 多人,其中有200多户建起自家小楼,俨然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它的作用又何止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呢?它建的是一座聚宝盆。
三
闵家桥是典型的水乡,水乡孕育着甜美水灵的秧歌。从县文化馆搜集的秧歌中可以看出,闵家桥的秧歌确实是金湖秧歌的代表。插秧时,在那里随处可以听到高亢明亮又清新优美的秧歌声。你听:
鸡叫头遍离被窝,黑咕隆冬去插禾;
四爪抠泥多辛苦,不唱秧歌瞌睡多。
这是“四句头”调,每句七字,四句一段,曲调舒缓柔美,既适合叙事,又方便抒情。
我跟姐姐隔芦笆,姐姐爱我我爱她;
姐姐爱我会种田,我爱姐姐会当家。
好姐姐,不如两家并一家。
这是“五句半”调,是在“四句头”基础上,加半句衬句和一个收尾句构成。半句衬句起提示作用,收尾句则点明主题,妙不可言。
我与妹妹隔条河,妹妹放鸭我放鹅。
我帮妹妹,妹妹帮我。
鹅鸭合趟,哥唱妹和。
专业户对专业户,哥妹二人情意合。
这是“抢八句”调,也是在“四句头”基础上,中间插入四句快板式念白,使句式变化,容量加大,内容更加丰富。
秧工姐,加把劲,赶快上趟;
栽黄秧,抢节令,莫误时光。
这是“串十字”调,两句一段,每句十个字,每句三顿,节奏短促明快,似行云流水,奔腾而下,自有一股荡人心魄的力量。唱秧歌是要“打鼓”的。通常一人唱,另一个人“打鼓”这种“打鼓”也是唱,唱词有“格冬代”,“代哩格冬代”,“格格隆冬代”,“代你格哪”,等等。一段秧歌的开头与结尾都要“打鼓”,“五句半”、“串十字”调的中间也要“打鼓”。这种“打鼓”既像“过门”,又似唱和,使气氛特别热烈。
在闵家桥一带,除了以唱代鼓外,还有真家伙锣鼓,就是秧田锣鼓。这不再是妇女们边插秧边唱歌了,而是由职业性质的锣鼓师傅在秧田边演唱,内容与形式也就复杂得多了。在秧田边,锣鼓师傅中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以鼓为主,锣随鼓行。打鼓师傅右手以竹杖敲鼓,可敲出轻重缓急、快慢长短的鼓点,左手则轻拊鼓面,随鼓声拍出节拍、鼓点。这样,边敲边唱,热热闹闹。有一种用来打唱下趟锣鼓、收工锣鼓、中途休息锣鼓的“花香鼓”,以鼓点与拌和不同,分有72套。锣鼓师傅们凭着丰富想象力,将这些鼓点分别叫作“三个一阵风”、“老牛奔田埂”“蛤蟆跳井栏”“螺丝切脚”、“蚂蚱伸腿”“鸳鸯双点头”“金鸡啄食”、“老树盘根”、“猴子偷桃”、“鲤鱼穿浪”“乌龙戏水”,等等。锣鼓师傅一下田,插秧人就兴奋异常,工效倍增。
闵家桥真是一座多彩的桥,多么耐人品味,又多么耐人解读。
(作者:马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