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金湖县的“农抗河”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姜瑞荣
开挖农抗河
在革命老区江苏省金湖县,有一条“农抗河”,它诞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带领农民抗敌协会会员挖掘修建而成的。这条河的诞生,不仅使金湖地区消除了水患,也让这里的百姓生产生活有了保障,从此兴垦种植、安居乐业,为金湖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共产党人来到金湖,提出治水具体规划
江苏省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历史上这里水患不断,金湖人民饱受水患的折磨。1940年初,随着新四军在半塔保卫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津浦路东游击队和中共地方党组织不断壮大,各抗日根据地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这年4月,新四军五支队来到金湖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从此,金湖地区成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可靠后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一手拿枪,发展和壮大地方抗日武装,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一手拿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支援抗日前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针对金湖地区历史上饱受水患危害、人民苦不堪言的现实状况,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把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水利委员会,各区成立圩堤水利管理处,各乡成立圩堤水利委员会,领导和实施圩堤加固和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境内水利建设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当时,金沟区以西地区洪水经常泛滥,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苏皖边界有三股较大的洪水:一是官塘以北的洪水,经过黎城到金沟北涧,注入宝应湖;另一股来自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一带的洪水,由孔家闸经陆家大坝到金沟北涧,再下宝应湖;还有一股是铜城以东的洪水,经过九里涧直泻老龙窝向六丘坟注入金沟河,再下高邮湖。这三股洪水,都直指金沟地区。洪水经过的地方,只留下被洪水冲刷形成的自然河槽或水塘,既不能行洪,也不能蓄水。冬天枯竭,夏季暴涨。洪水来时庄稼荡然无存,旱时人畜饮水困难。
为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饱受水患之苦,更好地支援抗日战争,1942年,高邮县抗日民主政府专门召开参议会,把“在金沟河以西地区开挖一条直通高邮湖的大河,解决黎城、金沟两区的抗旱和排涝问题”提上日程。
政府主导,群策群力,终于建成“农抗河”
高邮抗日民主政府参议会在讨论开挖大河议题时,出现了两种意见。南部地区的代表认为,大河开挖后,三河水直灌高邮湖,使高邮湖水位急剧上涨,可能会淹没他们在湖边的圩田,因而反对过早开河。而北部地区的代表认为,修这条大河,大水年份,可以减轻外洪内涝对本地农田的危害;干旱时,又可解决高岗农田灌溉问题,因而主张尽早开河。双方争论了两天,意见仍然未统一。主持会议的县委书记岳明感到,开河确实是一件大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议做进一步调查论证后再做决定。
会议后,岳明带领代表和熟悉水利的行家,进行多次实地察看,反复研究比较,最终形成了一个方案。这就是在新开河的南北两头兴建两座水闸,根据需要进行节制。新的方案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因而获得一致通过。
开挖纵贯南北的大河,工程量巨大,一时难以实现。高邮抗日民主政府决定量力而行,分步实施。1942年冬,“东河”动工开挖。这条河在金沟河以东,西接金沟河口,东达高邮湖,河长5公里。当年从救济公粮中拨出一部分,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9个乡数千农民抗敌协会会员,施工3个月而成,初步解决了金沟河两岸农田灌溉用水。这年11月,日寇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邮县军民也积极备战,开挖纵贯南北大河之事只好推迟。
当时,虽然有了“东河”,但三股洪水的出路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早开挖“西河”成为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1944年9月,中共高邮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心开挖大河,于是,成立了专门班子,一面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持;一面进行施工前准备。
测量放样时,缺少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班子就找几位小学教师帮助。没有水准仪,就用水盆盛上水代替。没有测绳,就用草绳;没有测牌,就用竹竿。“西河”在金沟河以西,北至黎城渡口,南达安徽龙岗东胥家洼入高邮湖,河长21公里,设计河底宽两丈,真高为三河枯水位以下1米,河道尽量利用旧沟废塘,以减少土方量。
开挖这条大河,也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接到报告后,不仅迅速批准挖河方案,而且从紧缺的军需品中,调拨大批粮食、物资及资金支持挖河。这一年秋后,高邮县委、县政府组织金沟、闵塔、银涂、黎城、南湖、北湖、马坝、东阳等8个区农民抗敌协会3万余名会员投入会战,县委书记甄铎、县长周原冰指挥。经过七八个月的奋战,克服重重困难,挖土180万立方米,终于将大河开掘完成了。因为该河是抗日民主政府主持兴修、农民抗敌协会会员为主体开挖的,人们便亲切地称它为“农抗河”。
有了“农抗河”,群众生产生活从此有保障
有了“农抗河”,历史上肆意泛滥的洪水开始按照人们的意志有序流淌,基本上实现了“涝能排得出,旱能灌得上”。金湖群众生产生活有了保障,从此兴垦种植、安居乐业。饮水思源,金湖地区人民衷心感谢共产党的领导,感谢抗日民主政府好作风,在这片土地上热火朝天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多打粮食支援抗日前线。
据档案资料显示,金湖地区始终是一块比较稳固的抗日根据地,每年上缴公粮高达10多万石(每石为100市斤折50公斤),最多的一年上缴公粮14万石。全县参军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参加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就有1000多人,出现了“父母送儿上前线,妻子送郎打东洋,兄弟争相把兵当,父子双双上战场,民兵集体登上光荣榜”的动人场面。在抗日战争期间,高宝湖西(即金湖地区)是淮南津浦路东八县中出兵最多、出粮最多、对前线贡献最大的一块地区。因而,高宝湖西也成为“抗日模范区”。
“农抗河”的“意外”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农抗河”除依然发挥着其防洪灌溉的重要作用,为民造福外,还“意外”成为了解放区阻挡敌人进犯的天然屏障。解放军曾多次利用这条河和敌人进行战斗。其中非常著名的,当数发生在“农抗河”下游附近的抬饭墩阻击战。1948年4月3日起,国民党军对金湖地区进行残酷的“驻剿”。5月1日上午8时左右,国民党军大举从龙岗向金沟进犯,这时,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部队在卞塘休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纵队首长命令大部队转移到金沟河东,派张副连长带领两个排在“农抗河”东岸阻击国民党军。上午9时左右,国民党军开始向“农抗河”东发起进攻,解放军阻击部队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住敌人前进的道路,多次打退敌人的冲锋。下午4时多,国民党军屡攻不下,调来大炮向“农抗河”东岸解放军阵地狂轰滥炸,并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阻击阵地的后面夹击。腹背受敌的解放军指战员临危不惧,与敌人展开激战。一位机枪手的一条腿被炮弹炸飞,仍然死死抱住机枪,向冲上来的敌人猛烈扫射。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便与国民党军拼刺刀,冒雨和敌人进行肉搏。战士们的顽强斗志,让国民党军吓破了胆,加之天黑后雨越下越大,敌人最害怕的就是解放军的夜战,于是慌忙撤退。在这场“农抗河”阻击战中,两个排的解放军战士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进攻沉着应战,始终将敌人阻于“农抗河”西,保证了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不幸的是,在这场战斗中,张副连长及11名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农抗河”旁。
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付出和流血牺牲,终于保住了这方流淌着“农抗河”的土地,并让这方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湖人民先后四次对“农抗河”进行维护和整治。现在的“农抗河”,主河道上桥梁涵闸配套齐全,河首北端有利农闸,河中段有腰闸,河南端是尾闸,可以按照需要节制河水;连接河道的沟渠纵横交错,一直伸展到丘陵地区每一块土地,每一个角落,使当初开掘们提出的“洪能泄、涝能排、旱能灌”“护佑农田、旱涝保收”的设计初衷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金湖县政协文史委)
原文刊登于2021年9月23日《人民政协报》第10版春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