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於家石桥

乡情,是每次午夜梦回时最难割舍的一段情绪,而对于家乡的记忆中,家乡的风景是心目中最美的地方:清澈见底的小河,郁郁葱葱的树,一望无际的稻田,还有那静谧深邃的夜空。但是,在家乡众多的风景中,心目中的於家石桥一直牵动着我的一缕心弦,每每想起都让人难以自已,忍不住从心底泛起一股思乡之情,涌起一腔热爱故土之热血。

我的家乡金湖县——尧帝故里,荷花之都,她,头顶洪泽湖,背倚白马湖,怀抱宝应湖,脚踩高邮湖,入江水道穿腹而过,名副其实的“水乡”,其悠久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艺术在当地而闻名,而位于高邮湖西岸的於家石桥对于於氏家族的所有人而言更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座石桥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於氏家族的兴衰发展。对于每一名於家人来说无论走了多远,这座古朴的石桥永远在心底占了一份牵挂。要说这座石桥其实谈不上有多么壮观秀美,事实上曾经的这座石桥却连通了沟涧两岸人们的往来,几百年来承受风吹日晒,默默承载着一代代的於氏族人从上经过。

一、於家石桥饱含历史底蕴

在数百年前还没有於家石桥的那个年代,一条不到十来米宽、南北走向的涧水沟连接了西边的龙岗、铜城,却也给两岸的人相互往来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果是在浅水的夏季人们还可以选择淌过这条涧沟;可是一旦遇上发大水或者冬季, 两岸的人们若是想要相互往来只能选择绕道。

而根据相关记载於家石桥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时於氏家族在此扎根数年之久,经过数代的繁衍生息后子孙昌盛。於氏先祖不忍两岸人们的相互往来被这条涧水所阻拦,于是召集族人进行商议,决定要在这条涧水沟上修建一座石桥,为当地人们的往来提供便利。于是当桥建好后这座桥也因此被命名为於家石桥,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每当有行人踏上这座古老的石桥时,无不感怀於家人的这项善举,从此在十里八乡中於家石桥和水涧上流的吴家木桥闻名遐迩,并代代流芳至今。

到了清朝根据相关记载一次突发的特大洪水冲垮了这座古老的石桥,行人只能再次选择绕道而行。听长辈们说,那次洪水将於家石桥的两个桥墩冲流到铜城,形成了两个土地庙,原桥址只留下两边桥墩(后又被称为车棚墩——当时的水车)和几个长型的大条石。到了民国由于沟涧干涸,於家人决定重修於家石桥并将桥址北迁,在沟涧之上重新建了一座小型的石木结构的石桥。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国,侵略者的魔爪很快伸向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为了抗击敌寇,家乡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游击战术,为了阻挡日军的前进,家人们不忍心地拆毁石桥。待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家人们为了方便往来,再次将长条型的桥石斜横在涧坡上。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建设,为了方便我村东片农田灌溉,从石桥北面开挖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引水河,家父和本村组的於氏族人便将原石桥的两块长条形大青石运回,放在新开挖的小河边,用水泥、砖等新砌了一座小桥,于是我们这辈人又称“她”为於家石桥(因为有两块大青石放在桥边上)。前几年,政府对农村道路、河桥改造,於家石桥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修建,被命名“墩三桥”,直至如今,於家石桥虽几经迁移,但如今小河上的这座石桥始终在我的心目中从未离去过。

可以说於家石桥的历史是对这片土地上一代代於家子孙繁衍生息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饱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且承载着一代代於家人对美好生活、故土乡情的向往。

二、於家石桥的四季之美

在我的心目中於家石桥的四季是别有一番秀美之情的,而於家石桥家人们那种吃苦耐劳、起早摸黑、勤劳朴实的精神所创造出美好生活更让石桥两岸变得朴实无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水乡金湖更是一片烟雨朦胧,引人沉醉。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一座斑驳的灰影石桥始终矗立在河两岸之间,每当清风掠过,站在石桥上静静聆听下方河水流过的声音,心底也会随之变得空灵起来。每当春雨过后,桥边上两块大青石还略显湿润,墨绿的青苔、澄澈的露珠散落在石桥上面,让人感怀春的美好。

每当夏日炎炎,记忆中於家石桥的家人们,顶着烈日,挑着麦把,打着号子,穿过石桥,走向公场。黄昏的傍晚中,对于顶着烈日辛苦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说,这座古朴的於家石桥可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待到夜色降临时,石桥上总是会三三两两的坐着一些人,在柔和清爽的晚风中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那凉丝丝的风吹在脸上,舒服极了。等到夜色渐渐浓郁起来后,人与人的眉目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这时一轮弯弯的明月悄然升起,月牙的倒影映照在石桥下方的河水中,随着河水的流淌变得波澜起来。无论时光怎样变迁,夏夜石桥上的那一份宁静始终是我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画面。

每当秋季踏上这座古老的石桥时,站在桥边望着下方河床里那草茫茫一片的芦花丛,总能给你一种置身于苍茫草原的错觉,让你感受到区于南国风光的独特景色。看着眼前这片景色就连心扉也为之开阔了起来。而在桥的两岸也能时不时见到脸上洋溢着秋收喜悦的人们。桥边岸上一片片金黄的树叶从枝头飘落,落入流淌的河水中,宛若一缕轻舟,打着旋的在河水中穿过桥洞,继续飘向远方。在远处的天际,一行行大雁排着队伍缓缓向南飞去,更远处的稻田中时不时飘来一缕缕稻花香,而脚下的石桥与我一起见证着这片美丽的景色。

这片土地并不经常落雪,可是在一年冬天中那有限的几次落雪,总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印象:大地被装点成了一片纯洁的白色,就连石桥也是如此,踩着软糯的积雪来到石桥之上,清晨时分,整座石桥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氤氲之中,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就好像来到了文化故事中的人间仙境一样。记忆中,每当冬季来临,於家石桥的家人们总是忙于积肥造肥。印象中:几位长辈总是撑着水泥船,来到石桥塘外,忙于河泥,一船船河泥运向石桥两岸,然后全村组男女老少,披着搭肩(为防止扁担磨破上衣而缝的一块布),挑着河泥,排着长长的一队运向麦田施肥,看那阵势倒也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透射出於家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淳朴美德。

三、於家石桥的童年情怀

这座古老的石桥陪伴着我走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从我有记忆开始,就知道大人们总会带着我在夏天的夜晚上来到这座石桥上纳凉,奶奶她们总是讲述着有关石桥的故事,而我们小孩子总是耐不住寂寞,从桥这头追逐到桥那头,石桥上充满着我们的嬉笑声。

还记得在儿时,爸爸总是带着我们来到石桥塘边上,采摘好像是水车前草、梅花藻、水韭菜、菱叶等野草回家喂养生猪。有时遇到同龄的几个小伙伴便来到桥边浅滩上嬉水,只记得我们每个人穿个背心,套个短裤,捧起一大片水花,朝对面小伙伴泼去,被泼到的倒也𣎴生气,倒还你一击,左泼右泼的,弄得全身狼狈的像个落汤鸡,可脸上却笑出夏花。

等上小学的时候,每当夏季来临,石桥边的涧水沟里总少不了我们捉鱼、捞虾、摸蚌的身影。到了上初中时,在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每当星期放假,总会与於家的兄弟姐妹们来到这片石桥塘边,采摘水中的菱角、莲藕。记得:我们都是早早从桥边出发,划着木桶,到石桥塘外去采摘。黄昏时分,我们每人也都能摘上一、二百斤的菱角,而此时劳作晚归的大人们便焦急地站在石桥头,等待着我们划着木桶,满载而归。

到了冬天,有时站在桥上,排成一排,对着水里漂石片,比一比,看一看,谁打的水花多,谁漂的石片最远。有时提着竹篮采挖野菜,结束时总会来到桥上,将一篮篮猪菜排成一排,展示一下每人的劳动成果。这一幅幅童真、浪漫、有趣的画面始终是我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向往之处。

四、於家石桥见证岁月变迁

於家石桥不仅陪伴每一名土生土长的於家人度过美好的童年,更是这片土地岁月变迁的见证者。石桥的修建就是为了方便连接两岸,方便人们相互往来通行。石桥在岁月中的变迁正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一个缩影。从最早明代建成起经过一代代的岁月变迁,石桥也曾经历过损毁、重建,乃至于到了今天小河上的那座小桥,相信每一名於家人都不会将它忘却。

对于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最早修建石桥是因为为了造福一方水土,再加上在那个年代造桥之风盛行,於家人造桥的这一善举,不仅在当时闻名四里八乡,更是将这种精神以及善行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到了抗日战争的时期虽然故土难舍,但是为了抵抗侵略者的铁蹄,於家人依然毅然决然的拆掉了这座石桥。这其中在岁月的变迁中石桥见证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那一份共赴国难、守卫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之情。曾记得:本氏十九氏的於跃东(如今已97岁,参加过第一次修谱)当地我们这一辈号称他为“水桶大爷”(可能是他肚中知道的事多,谈起话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多次给我们讲起於家石桥人抗日爱国的事迹,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於如贤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利用小木船为高邮湖西岸新四军战士送粮草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曙光。曾记得:六七十年代,石桥两边的棉花,棉团锦簇、蓬松恕放,远远望去真如一片银海雪原。八十年代,石桥两边春季是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如一片绿色海洋。秋季成熟的稻谷,黄橙橙、金灿灿,展现一片丰收景象。九十年代石桥两边的油菜花开,真可谓:“战地黄花分外香“。到了二十一世纪,石桥两边搞起了特种水产养殖,到处是鱼虾莲藕一池香。时至今日,石桥随着岁月变迁,特别是在共和国几十年发展的历史中再次作为一名见证者以及亲历者,目睹了石桥两岸的变化发展,民族的复兴。这也让每一名曾在这座石桥上走过的於家人记忆深处无不感怀这座於家石桥。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随着光阴的流转,那几经变迁的於家石桥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那一抹抹温馨的记忆。于是,恰值於氏第三次续修家谱之际,我便欣然提笔,把那童年的印记,石桥的变迁,於氏家人的崇尚美德草撰一篇,供大家共享。相信对于每一名於家人来说,心底深处最殷切的期望还是要重新修建复原曾经的於家石桥,以此来弘扬於家祖辈的善德以及期望这座石桥能够重新肩负起目睹岁月变迁的重任,让每一名在石桥注视下的於家子孙都能踏上石桥,追寻自己的梦想和道路。

五、藏在於家石桥中的乡情

至于后来啊,在我长大之后离开了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无论是外出上学、工作的这些岁月里,对于於家石桥的怀念,以及这份怀念中蕴藏的那一抹乡情,始终在我心间萦绕着,不肯散去。促使着我在工作后每逢节假日总是要回到老家看一看,并且一定要来到石桥边上,摸一摸石桥斑驳沧桑的那两块大青石,每当这时总能找到心底的那一片宁静。到了今日,我总是常常开车回到老家,带上儿女、孙子、孙女来到石桥边向他们讲述脚下这座於家石桥的故事,就如同儿时我常常听奶奶讲述过的故事那样,就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去。